2020年09月14日
【學會公告】2020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大會議程(0914更新)
最新議程公告以本頁頁面為主(0914更新),部分願公開全文之論文,可點選論文名稱查看。
提醒您,部分論文為僅在年會發表之初稿,若需引用請徵詢發表人。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20年會 議程表
9/26(六)
08:30-09:20 |
報到 Registration |
||||
09:20-09:30 |
開幕式 Opening Ceremony |
||||
09:30-11:30 |
開幕專題演講 Opening Keynote: Sachiko Kubota(窪田幸子)教授 Dealing with Negative Legacies: Changes of Indigenous Contexts in Australia and in Japan |
||||
11:30-11:40 |
合影 Group Photo |
||||
11:40-13:10 |
午餐時間 Lunch Time |
||||
場地 |
116會議室 |
401教室 |
404教室 |
112會議室 |
305-1教室 |
|
1-A-1 |
1-B-1 |
1-C-1 |
1-F-1 |
1-G-1 |
13:10-14:40 |
論壇重構世界的工具包:創新、永續、修復,或世界在那裡? |
Re-wording, Re-worlding:比較南島觀點 |
博物館的族群性、公共性與社會感知 |
內陸歐亞知識的建立: 台灣個案 |
Anxiety and Hope: Connecting to and Reconstructing the World |
14:40-15:00 |
茶敘 Coffee Break (20 min) |
||||
1-A-2 |
1-B-2 |
1-C-2 |
1- F -2 |
1- G-2 |
|
15:00-16:30 |
論壇不只工商服務:如何與「人類學研習營」一起重構世界? |
國家文化治理下的儀式變遷與地方再詮釋 |
博物館與邊界的重構 |
文化接觸、空間治理與區域發展 |
Anxiety and Hope: Connecting to and Reconstructing the World(II) |
16:30-16:40 |
換場休息 Break (10 min) |
||||
1-A-3 |
1-B-3 |
1-C-3 |
1- F -3 |
1- G-3 |
|
16:40-18:10 |
(Re)placing, Relating, (Re)worlding:地方、連結、世界──大洋洲的關係性視野 |
產業生計與族群性 |
論壇部落博物館作為遺產交匯地的新觀點 |
工作、勞動與發展 |
論壇當田野走入生活:田野中的自我・生活中的田野 |
18:10- |
晚宴 Dinner |
9/27(日)
08:30-09:00 |
報到 Registration |
|||||
場地 |
116會議室 |
401教室 |
404教室 |
大個案教室 |
小個案教室 |
112會議室 |
|
2-A-1 |
2-B-1 |
2-C-1 |
2-D-1 |
2-E-1 |
2-F-1 |
09:00-10:30 |
環境人類學方法論的探究:與Tim Ingold對話(I) |
多重感官取徑的原住民族在地知識建構 |
運動人類學 |
法律、土地與文化:環境倫理與文化權 |
東南亞認同政治與跨界角力 |
宗教治理與宗教實踐:組織、儀式與媒體 |
10:30-10:50 |
茶敘 Coffee Break (20 min) |
|||||
2-A-2 |
2-B-2 |
2-C-2 |
2-D-2 |
2-E-2 |
2-F-2 |
|
10:50-12:20 |
環境人類學方法論的探究:與Tim Ingold對話(II) |
死亡與超越:當代南島族群的宗教變遷與喪葬儀式 |
論壇運動人類學的跨域融合 |
在/再地原民性:交織原鄉都會復返的經驗 |
以族群為基礎的網絡治理架構: 美國客家社團組織與社群 |
數位文化與新媒體:人類學的新視/世界 |
12:20-13:10 |
午餐時間 Lunch Time (40 min) |
|||||
2-A-3 |
2-B-3 |
2-C-3 |
2-D-3 |
2-E-3 |
2-F-3 |
|
13:10-14:40 |
疫情下的經濟、治理與新常態 |
流動的邊界──一場社會關係的多元認知的展演 |
身體政治與文化 |
在/再地原民性:交織原鄉都會復返的經驗II |
客家知識與社會:族群、歷史、地方 |
面向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人類學與人類學家 |
14:40-15:00 |
茶敘 Coffee Break (20 min) |
|||||
2-B-4 |
2-C-4 |
2-D-4 |
2-E-4 |
|||
15:00-16:30 |
當社會工作者在部落-原住民社會工作者能力建構 |
論壇飲食文化遺產:「非台灣味」的經驗與視野 |
慢與快:以生活節奏為基調走在文化復振的道路上 |
從「原史」到當代的銜接──西拉雅與馬卡道族群的自述重構 |
||
16:30- |
賦歸 |
各場次發表人及發表題目:
2020年9月26日(六/Saturday) 13:10-14:4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1-A-1 |
重構世界的工具包:創新、永續、修復,或世界在那裡? |
容邵武 |
莊雅仲 |
國立交通大學人社系教授 |
黃郁茜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
|||
何浩慈 |
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 |
|||
容邵武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副研究員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B-1 |
Re-wording, Re-worlding:比較南島觀點 |
郭佩宜、鄭瑋寧 |
林開世 |
原住民智慧財產權的興起及其效應 |
陳文德 |
郭佩宜 |
遺產公約的有形與無形:大洋洲案例初探 |
||||
楊淑媛 |
國家治理與菲律賓布卡洛人的傳統領域抗爭 |
||||
鄭瑋寧 |
金融化市場下的治理性、欲望和主體性:以當代魯凱人為例 |
||||
洪廣冀 |
和解?追求真相?: 從sbalay意義的競逐省思歷史學與人類學的對話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C-1 |
博物館的族群性、公共性與社會感知 |
謝景岳 |
潘貞蕙 Yaway Suyang |
謝景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住民專班專案助理教授
翟振孝 國立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兼典藏組組長 |
|
潘顯羊 |
典藏工作裡的「原民性」-記 我在原住民族地方館的工作 |
||||
林麗雯 |
|||||
林昱伶 |
初探人類世與原民性: 以2019「當斜坡文化遇見垂直城市: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文件展為例 |
||||
王麗蘭 |
我們在蓋博物館: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作為一種公民運動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F-1 |
內陸歐亞知識的建立: 台灣個案 |
陳乃華 |
林冠群 |
林冠群 |
|
藍美華 |
|||||
吳啟訥 |
|||||
托瑪索Tommaso Previato |
淺析民族走廊與邊緣族群——以絲路甘青段地方社會的文化邊界為鑒 |
||||
周昶廷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G-1 |
Anxiety and Hope: Connecting to and Reconstructing the World (I) |
吳考甯 (Courtney. K. Work) |
曹文羿 |
野生動物保育在新冠疫情下的組織傳播及數位參與: 以Free the Bears與Monkey World為例 |
羅素玫 |
陳亮妤 |
從土地變遷看屏東沿山地帶的族群關係 |
||||
黃馨慧 |
連結佛陀的進程:臺灣藏傳佛教徒的閱讀實踐 |
||||
蕭大倫 |
重建饒舌世界的秩序:Rap Battle在台灣帶來的風潮與效應 |
2020年9月26日(六/Saturday) 15:00-16:3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1-A-2 |
不只工商服務:如何與「人類學研習營」一起重構世界? |
蔡晏霖 |
呂欣怡 |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系副教授 |
郭佩宜 |
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
|||
謝艾倫 |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所助理教授 |
|||
方怡潔 |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所副教授 |
|||
蔡晏霖 |
國立交通大學人社系副教授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B-2 |
國家文化治理下的儀式變遷與地方再詮釋 |
羅烈師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副教授 |
李至堉 |
廟口與舞臺:遺產化下的家將出軍與展演 |
黃貞燕 |
陳韋誠 |
|||||
王乃正 |
|||||
张洁 |
记忆建构视域下的口述文本分析——以天津老会为例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C-2 |
博物館與邊界的重構 |
王廷宇 |
謝瑀茵 |
同化還是異化?臺灣勸業共進會(1916)的多重邊界與想像 |
何翠萍 |
林葳淇 |
美術展、族群邊界與殖民關係:重新解讀日治時期台、府展與台陽展之對立關係 |
||||
郭惟萱 |
創傷紀念博物館如何跨越與重構邊界:以國家人權博物館為例 |
||||
黃千惠 |
是「誰」進入了以寺廟為名的博物館?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F-2 |
文化接觸、空間治理與區域發展 |
羅素玫 |
吳怡瑩 |
羅素玫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劉正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 |
|
林汝羽 |
情緒、記憶與重塑邊界:門巴適應氣候變遷 |
||||
楊家豪 |
利用地名探討陽明山地區產業時空分布 |
||||
林榮康 |
|||||
櫻井想 |
天津鬼市:空間與場所的民族志研究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G-2 |
Anxiety and Hope: Connecting to and Reconstructing the World (II) |
吳考甯 (Courtney. K. Work) |
張淑貞 |
陳毅峰 國立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發展學系副教授 葉秀燕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李宜澤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
|
游政諺 (Yu, Cheng-Yen) |
期望與健康:當代台灣「補」的身體感探索(Hope and Health: Exploring the body sense “Bu” in contemporary Taiwan.) |
||||
邱筱喬 |
Conjugality, Elderly Support, and Managing Social World: Ethnographic Cases from Jinmen |
||||
Sohee Che |
Social Chang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lk illne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stpartum illnesses in Korea and Taiwan |
2020年9月26日(六/Saturday) 16:40-18:1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A-3 |
(Re)placing, Relating, (Re)worlding:地方、連結、世界──大洋洲的關係性視野 |
黃郁茜 |
Suliljaw Lusausatj 葉一飛 |
Vā in Flowing Places: Tattoo Receivers of Sāmoa and Paiwan |
童元昭 |
郭益昌 (I-Chang Kuo) |
Locating Mining Labour in Its Place: Labour Process Analysis of a Chinese Mine in Papua New Guinea |
||||
吳明仁 |
有根的世界主義?: 從巴布亞紐幾內亞Motu-Koitabu的歷史意識談起 |
||||
黃郁茜 |
Replacing the replacement──存有論的歧異如何成為政治行動之源?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B-3 |
產業生計與族群性 |
張瑋琦 |
張育銓 |
張瑋琦 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葉秀燕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陳毅峰 國立東華大學 民族事務發展學系副教授 |
|
李建霖 |
蟲草生計的社會性意義與當代藏人族群性 |
||||
Brendan A. Galipeau |
Salmon in Shangri-La: Aquaculture and Identity in China and Tibet |
||||
葉淑綾 |
從笆札筏布工坊的發展初探部落的微型產業及其意涵 |
||||
廖志輝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1-C-3 |
部落博物館作為遺產交匯地的新觀點 |
羅素玫 |
李威宜 |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
林頌恩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
|||
陳文山 |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村長 |
|||
羅素玫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F-3 |
工作、勞動與發展 |
方怡潔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所副教授 |
魏嘉佑 |
游移在風險之間──保險經紀人的金融實踐 |
方怡潔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所副教授 趙中麒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
卓浩右 |
|||||
郭憲偉、郭金芳 |
頂功的演藝人生:一位臺灣職業雜技演員自我實現的生命歷程 |
||||
謝力登 |
『去非洲發展』:中國人移民到非洲和全球發展不平衡的地理想象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1-G-3 |
當田野走入生活:田野中的自我・生活中的田野 |
劉堉珊 林開忠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蔡嘉欣 |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生 |
馬振瀚 |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生 |
|||
洪玉樺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碩士班碩士生 |
|||
鄭百騰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碩士 |
2020年9月27日(日/Sunday) 09:00-10:3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A-1 |
環境人類學方法論的探究:與Tim Ingold對話(I) |
李威宜 |
張怡婷 |
流動量體思維下的人與天氣世界—以大林蒲空污為例 |
呂欣怡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 |
林浩立 |
雨與地 |
||||
林益仁 |
走動與原民知識:以「食在泰好」課程為例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B-1 |
多重感官取徑的原住民族在地知識建構 |
林文玲 |
林文玲 |
1950至1960年代台灣原住民族照片檔案的感官民族誌研究 |
林文玲 |
邱韻芳 |
如何在當代復振「傳統」?—部落營造計畫與原住民在地知識的建構 |
||||
林靖修 |
聲音地景、記憶與知識分類:卑南族射馬干部落的tawlriwlr感官民族誌研究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C-1 |
運動人類學 |
林伯修 |
張育綺 |
舞動健康:肚皮舞在台灣的全球在地化與意象形塑 |
謝世忠 |
朱文惠 |
|||||
吳聲佶 |
泰拳與臺灣泰國移工的身分認同 |
||||
黃郁婷 |
Double Pump女子籃球誌中的臺灣女子籃球 |
||||
鄭稼棋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D-1 |
法律、土地與文化:環境倫理與文化權 |
容邵武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周頡 |
朝向鯨魚(Facing Whales)——跨越「善-惡」構造的人類-動物關係的多樣性 |
容邵武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林承慶 |
「宣稱」的權利與「策略」的運動—— 以傳統領域抗爭為例,進行法律動員之分析 |
||||
張馥 |
礦業權作為一種財產權—以礦業法修正草案為中心 |
||||
莊嘉強 |
在法律的獵場中競逐土地:原運與反制運動的土地權法律動員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E-1 |
東南亞認同政治與跨界角力 |
趙中麒 |
林平 |
Nationalism or Ethnic Consciousness? The Chinese in the Dutch East Indies |
王文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趙中麒 林平 |
王文岳 |
民族主義的政治動能:後冷戰時期越南國家發展與政治轉型 |
||||
趙中麒 |
流離失所在此生綿延無絕期?緬甸民族和解與克倫難民遣返 |
||||
李盈萱 (Lee, Ying-Hsuan) |
疫情之下,泰北邊境的生存曙光 (Dawn of the Living Crisis: Northern Thailand Border Under COVID- 19)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F-1 |
宗教治理與宗教實踐:組織、儀式與媒體 |
徐雨村 |
邢光大 |
神明的壓縮包:宗教的壓縮,解壓與再造 |
林育生 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助研究員 徐雨村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助理教授 |
Chawarote Valyamedhi |
From South to Southeast and from Stage to Altar: Hindu Magic and Buddhist Amulets practice of Hanuman in Thai Folk Theravada Buddhism |
||||
吳宜庭 |
媽祖信仰中的宗教媒體化- 以2020年新冠肺炎如何影響大甲媽祖繞境進香為例 |
||||
楊慧娟 |
統攝、分立與治理:中國西北伊斯蘭宗派的多維處境化—以西道堂為例 |
||||
徐雨村 |
華人信仰組織的跨區域連結:以馬來西亞為核心的大伯公網絡建構 |
2020年9月27日(日/Sunday) 10:50-12:2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A-2 |
環境人類學方法論的探究:與Tim Ingold對話(II) |
李威宜 |
何浩慈 |
感知「自然」:香港農青的永續人地關係想像 |
林益仁 |
鄭肇祺 |
「分魚」及「牽魚」:臺灣虱目魚養殖產業的魚網、技巧及動作 |
||||
呂欣怡 |
樹、植人、寓居於市:盆栽作為環境方法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B-2 |
死亡與超越:當代南島族群的宗教變遷與喪葬儀式 |
譚昌國 |
王志恩 |
從Dihanin到Tama Dihanin的布農族宗教文化變遷: 1950年後的武陵部落初探 |
譚昌國 |
孫雅慧 |
當代東排灣族土坂部落招魂儀式(Ki Lasutje)之探究 |
||||
麥菁菁 |
死亡慶典: 印尼蘇拉維西島Tana toraja地區二次葬禮前的閾限時空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2-C-2 |
運動人類學的跨域融合 |
林伯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謝世忠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
|
林浩立 |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
|||
臺灣師大運動休閒餐旅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D-2 |
在/再地原民性:交織原鄉都會復返的經驗 |
賴淑娟 |
賴淑娟 |
移動的「織布箱/鄉」:都會地區文面族群女性編織傳承與家園想像(移動編織) |
陳玉苹 |
羅中峰 |
|||||
林俊偉 |
廣播聲線上的空中原鄉-原住民青年廣播產學實作之文化復返經驗初探 |
||||
陳毅峰 |
文化資產、認同政治與差異:太魯閣地區原住民生態旅遊的變遷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E-2 |
以族群為基礎的網絡治理架構: 美國客家社團組織與社群 |
蔡芬芳 |
張維安 |
美國東岸客家社團網絡分析 |
林開忠 |
張翰璧 |
夏威夷客家基督徒的發展 |
||||
蔡芬芳 |
夏威夷台灣客家社群之移民過程與在地化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F-2 |
數位文化與新媒體:人類學的新視/世界 |
劉子愷 |
張佳琳 |
劉子愷 陳建源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
|
Shinsuke Iwata |
Foreignization of nostalgia in Japan’s travel media for Taiwan: a text analysis as preliminary research for cultural consumption of Japanese tourists in Taiwan |
||||
張詞湘 |
「雲玩家」在玩什麼? |
||||
劉子愷 |
變動經濟秩序中的勞動日常和「數位敘事」:以中國少數民族裔的工廠移工和社群媒體直銷為例 |
2020年9月27日(日/Sunday) 13:10-14:4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A-3 |
疫情下的經濟、治理與新常態 |
歐子綺 |
張正衡 |
平台上的地域社會:日本地方性的當代建構 |
鄭肇祺 |
陳馥瑋 |
新興農業的異質性、技術養成與社群競合:屏東可可產業觀察 |
||||
歐子綺 |
新常態下的空間排除:北京外來人口與出租房屋的封閉式管理 |
||||
謝ㄧ誼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B-3 |
流動的邊界-一場社會關係的多元認知的展演 |
蕭鄉唯 |
黃榮美 |
Papuluqem : Vungalid( 望嘉部落 多面向的禮物交換 |
潘顯羊 |
陳履安 |
|||||
菈露依.搭福樂安 |
歷史、記憶、家系: 東排灣族Tjuaviljaur社Kavulungan家史調查 |
||||
王若樸 |
菸霧繚繞: 初探金峰鄉住民的菸草交流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C-3 |
身體政治與文化 |
李美賢 |
簡永達 |
假日裡的國王: 從「交換」看在台菲籍移工的選美活動 |
李美賢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 卓浩右 台灣藝術大學、世新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黃裕家 |
臺灣移工選美研究 |
||||
劉宗鶴 |
你的身體是衝浪的身體-峇里島人的衝浪身體意象與養成 |
||||
陳雨君 |
遺忘與想像:舞蹈即興的動覺注意力初探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D-3 |
在/再地原民性:交織原鄉都會復返的經驗II |
賴淑娟 |
李宜澤 |
李威宜 |
|
林素珍 |
根著都會:高雄市阿美族人的文化斷裂與銜接(根著都會) |
||||
葉秀燕 |
原農女力:花東部落女農可食資產之實踐與能動性 |
||||
黃盈豪 |
「文化」所繫之處、「回家」所經之途:原住民族社會工作的返鄉之路(部落照顧)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E-3 |
客家知識與社會:族群、歷史、地方 |
張維安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
許劍橋 |
昭和女學生,民國女教師──走過文化轉型的客家知識女性劉素杏的生命敘說探究 |
蔡芬芳 張維安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張翰璧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特聘教授 |
古代.嘎娃哈 |
|||||
許涵雅 |
水果與客庄:臺灣小農經濟的關係社會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F-3 |
面向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人類學與人類學家 |
宋世祥 |
高雅寧 |
安康社區的另一面:USR計畫中社區誌的運用與書寫 |
劉堉珊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系助理教授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
宋世祥 |
街區活動就田野實踐:從設計人類學看「街頭玩童」與「鹽夏不夜埕」裡的人類學介入USR及社區的策略 |
||||
陳玉苹 |
從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到大學社會實踐:人類學方法如何介入跨領域合作與實作課程設計 |
2020年9月27日(日/Sunday) 15:00-16:3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B-4 |
當社會工作者在部落-原住民社會工作者能力建構 |
宋聖君 |
宋聖君 |
是誰在幫誰?原住民社會工作者助人能力建構 |
Ciwang Teyra |
亞弼.達利 |
原住民社會工作變革—在機構內改革面臨之困境 |
||||
古木.阿棟 |
從部落到專業到部落—一個原住民社會工作者的自我覺察歷程 |
||||
金曉函 |
原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制度與社工員成長心路歷程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2-C-4 |
飲食文化遺產:「非台灣味」的經驗與視野 |
何撒娜 |
陳建源 |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
王文岳 |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
|||
張正衡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
|||
楊豐銘 |
法國高等社科院博士 |
|||
何撒娜 |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D-4 |
慢與快:以生活節奏為基調走在文化復振的道路上 |
林靖修 |
藍天壕 Raway Huiciang |
何浩慈 |
|
阿布伊.布達兒 Apuy Putal |
Misacepo’ 重拾海的祭憶: 宜灣部落阿美族人的海祭復振與實踐 |
||||
葉貞佑 |
從夏威夷到東河—發生在阿美族部落的衝浪行為 |
||||
林宜伶 |
記憶與技藝:射馬干部落鞦韆文化初探 |
||||
胡克緯 |
觀光射耳祭與民族教育的經驗反思:以高職觀光科原住民族實驗課程活動「導覽解說」為例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主持人 |
報告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E-4 |
從「原史」到當代的銜接—西拉雅與馬卡道族群的自述重構 |
陳冠彰 |
李瑞源(Paparil Tavali) |
簡文敏 |
|
張俊偉(Leyo Kana Vikat) |
流動與生活:東群平埔人共築的「生命共同體」初探 |
||||
陳以箴 |
打造「馬卡道族」?從一個屏東縣平埔聚落的祭典復振談起 |
||||
陳冠彰 |
曾文溪畔的記憶書寫―記頭社公廨的取水儀式 |
||||
楊詠程 |
東群平埔族群的系譜之初探 以富里鄉明里村為例 |
若有疏漏,請來信學會信箱tafea@gate.sinica.edu.tw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