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經的隱喻
劉璧榛
費了一番功夫,才讓小天使在變魔鬼之前閉上眼睛跟嘴巴,並且在自己也不小心跟著睡著之前,分享點媽媽經。這不是件簡單的事,必須要有日系人類學家殖民時期踏査時,在疲憊的趕路加上怕掉頭而神經緊繃一天之後(身心俱疲),晚上還點著蠟燭寫日記的堅毅精神。叉,說明一下阿度(A-dou)是我女兒給她的doudou(貼身玩偶)取的土名,最近她興起玩角色扮演,我得扮演被她疼又被她砸的阿度。
大抵是心理學家對小孩較感興趣,人類學家要嘛對「嬰兒胚胎」時期的社會文化論述較熱衷,或是較多著墨在轉大人的過渡階段(成年禮)。我女兒小雷的行爲正處在心理學家分類的口腔期與肛門期的過渡,但是吸引我注意力的卻不在口腔跟肛門之間,而是她小腦袋瓜裡充滿著許多腦筋急轉彎似的笑點,以及天真熱情的回應我們大人的話中話。年後,我們從山上回台北,又碰上寒流,回到家中爸爸一邊放行李一邊抱怨著「怎麼溫度又下降了!」小雷聽了興奮的又拿起小包包,很認真地站到門口,吵著我們帶她坐電梯下樓 去把溫度小姐(la temperature)找回來。學精神分析的朋友笑笑安慰道,還好你們沒說「溫度驟降」(chute),否則她就跳下去了!
接連著梅雨季,容易受天氣影響心情的爸爸又叫嚷著「天氣爛透了!」小雷一副很能感同身受的搶著回答:「好臭叉」!反過來,當她聞到有人放臭屁,還會笑著說那個人的屁股爛掉了!的確,生活中我們習慣了數不清的metaphor修辭轉義,但對小孩來說,接下來的人生功課就要去學習把這些無關的事物,視爲理所當然的相關。
我在healing的田野現場也像小雷一樣常常霧煞煞,弄不清楚那些表面看起來沒關係的人、事、物怎麼會被湊在一起,變成美達佛(metaphor)。十幾年前我開始在花蓮某個面海的村子裡住下來,之前說老實話我就常肚子痛,多次痛到早上會醒過來。於是每個月會從花蓮田野地落跑回台北看醫生,安排照胃鏡後診斷的結果是胃潰瘍。那時候還不太流行吹量化的「幽門桿菌」,還好近年來這個好心菌類的浮現,讓我擺脫被貼上「神經質」的污名(Susan Sontag式的metaphor)否則我老弟總叫我去看心理醫生!
村子裡的人知道我的長期困擾,建議我找巫師幫忙治病。不久後的一個清晨,我下定決心買了瓶米酒跟檳榔到巫師家,當作掛號費。老阿嬤用生薑與香蕉葉先潔淨她自己的身體,然後開始對我噴酒並用手從頭到腳摸我的身體。摸到肚子時開始用嘴吸吮肚子,作咳嗽狀然後手作出拿絲線狀,看完後將之丟棄。在這齣默劇表演之後,她神情嚴肅的告訴我:「妳母親跟妳同年紀時就已車禍過世的表弟跟妳要東西吃,所以妳才會常肚子痛。因為他年輕時沒吃過漢堡,現在很想吃看看」。我聽完有點錯愕,什麼?巫師有沒有弄錯?我長這麼大了根本沒有聽過有這個舅舅!她親屬課沒上好,哈,系譜線連錯了。不過回家後我還是趕快跑到村子裡唯一的公用電話打電話問我媽媽(那時候還不流行手機)。我媽媽也嚇一跳,直問我怎麼會知道她表弟車禍死亡?
Anyway,像小雷對溫度小姐的反應一樣,我有點霧煞煞?!究竟我的胃痛跟亡舅肚子餓爲何會被關連在一起?這明明是兩個差異時空從來沒有交會過的人。近親亡魂肚子餓是我的病因,的確夠metaphor?又,吃別的不好嗎?他爲什麼要趕流行吃漢堡?這難道這也有metaphor(想太多)?炸雞不好嗎?其實做為相對主體的我,是比較喜歡吃肯德基的;抱著試試看也無妨的心情,過了幾天我搭公車到花蓮的麥當勞買了漢堡套餐給他大快朵頤。幫我作治病儀式的阿嬤一再叮嚀,一放下漢堡後絕對不能回頭,要往前直走!(後來才知道這表示切斷關係)在丟漢堡後整個人突然間腳步輕盈起來了,似乎有點拋掉什麼似的感覺。事後很多人問我到底有沒有效(efficacy)?包括Lévi-Strauss。說真的我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