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處報告
一、學會第27屆第四次理監事會議已於今年6月中旬召開。本次會議主要的討論事項, 是針對多年來未加以修改的學會章程的增修內容進行審議。經前次理監事會議決議,委請林文玲理事召集其他四位理事,共同組成章程修改研議小組,就學會的宗旨、組織與運作方式等集思廣益,並參考其他重要學會的最新章程,提出配合今後發展趨勢的修正內容,以做為本次理監事會議的討論依據。會中通過新的章程修正案,將提交10月3日會員大會討論,通過後即送請內政部核備。原則上自今年年底開始,學會將依據新的章程規範,加強並增進組織運作成效,以順利推展學會工作。同時,這次理監事會議還通過新會員的入會申請案,分別是:蔡友月、梁瑜、楊慧娟、平山光將、撒韵·武荖、于嘉明、胡哲豪、黃崇浩等八位新會員。
二、今年10月3日至4日,學會與東亞人類學學會 (EAAA )合辦聯合年會,主題是〈多重地景的人類學〉 (Multiple landscapes of Anthropology )。如同在徵求論文啟事中所言,這個主題是希望藉由不同意義下的「地景」概念,來探討人類學研究者的自我定位觀,在當代複雜且意義多元的情境中,如何產生必要的反思與評估,以開展並落實人文關懷的正面意涵。這次會 議地點仍在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兩天會期共50個討論場次,其中學會與東亞人類學學會各推出25個場次,議程相當豐富緊湊。這次東亞人類學學會將有上百名會員與會,規劃討論的主題面向很多元,為國內人類學、民族學界同行提供很難得的交流機會。而學會會員也提出許多新的思考議題,以及分別紀念林淑蓉、丁志音與何傳坤三位教授的專業論文組。
三、在圓桌活動方面,針對去年深獲好評的「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今年將繼續推出更有社會實踐意義的新論壇,值得期待。而4日中午,東亞人類學學會也將推出不同區域的研究倫理規範的圓桌討論會,這對於國內外關注此一議題的同好們來說,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切磋交流機會。這次聯合年會,除兩個學會外,亦在主辦的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與協辦的科技部、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等單位的幫助下,順利推動各種籌備工作,為日後學會的國際合作提供更紮實的參考範例。此外,10月3日中午召開的會員大會,同時還要選出下一屆 (第28屆 )新的學會理監事。秘書處已規劃詳實的選務工作流程,希望新當選的理監事能繼續帶動學會的多樣性運作,為國內外學術界產生更大的實質影響力,並提昇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以及社會關懷的各種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