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伯楨
林瑋嬪 林開世 江芝華 |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也許你和我們部份的人來自不同的世代 !往往在系上看到你和學生在各種網路與PTT上打成一片,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再加上你不停對我們炫耀你的公仔, 電玩與動漫,不禁讓人認為你是一個長不大的Peter Pan。你對學生的慷慨與理解,教學上的認真與執著,讓人對你另眼相看。 在系上考古學教授人手不足的時候,你任勞任怨,把自己當成是藍領的消防隊員, 到處救災解圍,總是開很多門課,而且好像什麼都教,在人類系開統計課,與地理系老師合開GIS。系裡的演講更是不分文化考古,通通都到。從來讓人搞不清楚你為什麼有這麼多時間,也納悶你為何如此體力過人。每年大學部的新生宿營,就靠你代表其他同仁們,在那裡照料打點,安撫人心。目睹到了你個性中溫和卻又堅定的一面,開玩笑揶揄之際,也對你敬佩不已。
1998年的夏天,你剛好從美國回台灣放暑假,到考古館看老同事,就被大家拜託修電腦,於是那個午後你就一邊修電腦邊和大家聊天,說著在美國求學的趣事, 邊說邊笑,自己說的笑話笑得比聽眾還大聲。然後出現一股怪味,接著白煙從電腦主機緩緩升起,辦公室頓時煙霧繚繞,所有的人都嚇到,你更是被嚇得比所有人都誠懇,一直喊著:完蛋了 !完蛋了 !竟然把電腦修壞了。那時你緊張的神情其實比你那下午說的所有笑話都好笑。
你對同事的慷慨與關懷令人懷念。 2006年,那時系裡有「師生海外田野研究補助」,不過必須多人才能成行。那時, 大部分文化的老師與同學對於「到大陸做田野」都是興趣缺缺。到中國大陸開創文化田野的團隊到處號召,卻引不起任何人的興趣。你看到無人問津的團隊,就悠悠 :「我跟著去好了 !」、「中國鄉村也不錯阿,去看看也好。」,你使得這趟中國之行成真 !而且,在你加入後,學生也自然就來了。因為你的慷慨,對同事的關懷,使得我們的學術研究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你一如大家所言,會特別照顧學弟妹與學生,常常會在寒暑假出現在研究生室,關心大家進度,也會到田野探望,聽說有人要出國念書,更是會自告奮勇地幫忙看計畫書、給一堆建議、還拜託美國同學幫忙修英文,讓人真正認識到大家口中的那個超級熱心的陳伯楨。雖然你其實不在台灣,但是總有辦法收集到各式各樣關於台灣的八卦,所以常常被笑是會走動的八卦機,雖然如此被消遣,也不以為意。
長久的相處讓我們看到你令人熟悉的真誠、熱心及溫柔,卻也發現原來你也有許多無奈及疲憊。你雖然總是嘻嘻哈哈, 但是你比任何人都認真,都用心處理跟所有的關係,你很溫柔、不希望傷害任何人的感覺,但是卻總是讓自己受傷。你記憶力好,記得所有人的喜惡,卻不記得自己身體及心理的極限。 你的認真、溫柔及善良,甚至到了令人生氣的地步。很多時候聽完你所遇的各種怪人怪事,我們都會氣你、甚至罵你,告訴你要照顧自己、不要老做好人、不要壓抑自己的感覺、要發洩出來,生氣的時候不要因為擔心傷害別人感覺而玩笑帶過,要好好生氣。但說這些也許顯示我們真不是你的好朋友,我們欠你一個道歉,不應該老是因這些生你的氣,因為這不就是伯楨嗎?若不是這樣, 又怎麼會是伯楨,這個令人生氣又喜歡的伯楨。
你的生命是如此的清晰濃郁,兩倍、 三倍於我們熟稔的真實;黝黑的皮膚和滿腮的鬍渣,讓你的笑容比別人更寬闊,也讓你的玩笑超級無俚頭。你在臉書上的照片,一張張都如此逼真,清楚到可以聽到笑聲。這一切讓你的逝去顯得格外的不可思議,讓人無法想像、更難以接受。你低頭滑著平板電腦,盯著銀幕頑皮傻笑的樣子,一直是我們系務會議時還存在的智慧生命跡象;你穿著短褲勾著拖鞋的走過走廊樣子,常讓人想到南加州海灘那群拒絕年齡的衝浪客。很少人能像你這樣鮮明的活著。你這一生活得出色,精彩。你年輕的行動力已經是一個傳奇 !
你留給我們的生命記憶,也將會穿越時空,繼續充滿我們心中。當老師重要的不是你教了什麼,而是你做了什麼。十年後,學生不會記得你上課的內容,但他們會記得你為他們做過的事。伯楨,你做了那麼多,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後,他們還是都會記得你 !
現在讓我們在這裡為你祝福:祝你在天家無憂無慮,天天與小黑、小胖快樂的奔跑。未來,我們將會在那個沒有煩憂的國度,與你再度重逢。

朱芳儀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