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Ifugao 梯田文化保存與社區發展之兩難

吳宜瑾 |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研究學院碩士

Ifugao 梯田因其獨特的地景、世代居民發展出來的灌溉技術和農業生態知識系統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的共存關係,自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World Heritage Site)。Ifugao 所屬的Cordillera 地區由於自然資源豐富,長久以來,許多跨國企業皆試圖在此進行採礦、建水壩、開發地熱等大型開發計畫,強奪土地、驅逐當地居民,為當地原住民族帶來毀滅性的破壞。Ifugao梯田保護區域的特殊地位不僅使其免於遭受大型開發計畫的大規模破壞,在地政府為防止當地地景遭受破壞, 更在當地設立許多開發上的限制與規範,致力於維護該區域的地景生態及傳統農業耕作系統 (Cagat, 2013)。


因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帶來的全球性關注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文化保存與尋求發展上的兩難,其種種開發上的限制與規範旨在維持當地傳統地景與農業生活型態,卻忽略了當地居民在受到現代化及全球化的影響下所產生的文化變遷與生活需求。例如,當地政府為求當地地景呈現“傳統"樣貌,減少整體映像中“現代化素材”的出現,因而限制當地居民將傳統家屋上的稻草屋頂更換為鐵皮屋頂,使得居民須勤於修補、替換較為不久耐的稻草屋頂。 然而,居民更為細緻的日常生活型態及品質則未被予以考量或規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雖然為 Ifugao 居民帶來了觀光以及經濟上的收益,卻也使得居民生活型態為配合觀光客的作息與喜好而產生了改變,迎合觀光客的酒吧、 餐館林立,常民作息受到干擾。除此之外,人民生活普遍仍處於貧窮線(poverty line)下的 Ifugao,因部落缺乏現代化的發展,許多年輕人放棄務農,前往都市尋求就業機會以獲取更好的生活條件(Our World, 2012),於此同時, 也為 Ifugao 的梯田及相關文化保存帶來相當大的危機,其農業生態知識與當地文化及社會網絡緊密連結,必須經由世代的承襲與施作與而予以留存,若下一代子孫不再重視與學習當地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則其獨特的知識系統將難以存續(BusinessWorld Online, 2015)。部落居民因而面臨發展與文化遺產保存議題上的矛盾與兩難。


Ifugao 的梯田文化並非一個靜止不變動的遺跡,對於原住民而言,有意識的文化保存為減弱現代化強勢入侵和保存傳統知識的一個必要策略,然而,文化乃源自於生活,也需與生活相互扣連、回應常民生活需求,始能傳承。 如何在維護與保存”傳統文化”的同時,滿足居民因“現代化”而產生的經濟與生活需求, 尋求適合當代原住民族的發展途徑,乃是當代一個重要的發展課題。

參考資料:

BusinessWorld Online. 2015. “Ifugao culture, rice terraces threatened by ‘rapid, unmanaged development,’ villagers say” ,

http://www.bworldonline.com/content.php?section=Nation&title=ifugao-culturerice-terraces-threatened-by-&145rapidunmanaged-development&8217-villagerssay&id=108860


Cagat, K.A.

2013. “A site of tensions: negotiating access and autonomy in the Ifugao rice terra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1):53-61.


Our World. 2012. “Enhancing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Rice Terraces”,

http:// ourworld.unu.edu/en/enhancingindigenous-knowledge-in-rice-terr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