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第14期人類學視界寫手主角是學生。人類學作為一個理解人類社會運作的威礎學科,在教學現場的教與學如何被「用」,學生的田野或實習經驗或許可做為指標之一。由於出刊時間剛好在暑假結束後,學生們紛紛從各田野場域返回,因而本期希望藉由學生觀點,從其田野筆記/心得察覺那份與「異文化」接觸中,夾帶著欣喜的生份和戰戰兢競的自我反省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在2013年跨境到雲南舉辦兩岸人類學營,參與成員的背景非常多元,但同時聚在一個訓練大家以人類學觀看角度的實境中,因為親身參與、相互對話,進而彼此獲益。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結合心理與人類學兩把刀的訓練,並因處東部多元族群和慈濟相關的資源,提供學生在國內外不同場域/機構/田野實習的選擇機會,因為對照差異而重新省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理所當然,其實都是有脈絡可尋,能察覺、反思並進而在生活中改變,這樣的「用」不是為了考公職或證照,而是在與不同社會文化接觸中看到自己的有限,但同時也看見從有限的自己回饋予一個社群、社會或甚至是世界的可能。這群學生開始的人類學視界或許有限,但願做為新生的磚,引出無限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