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理事長的話: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理事長 連任感言

張珣|中研院民族所




本人在第二十六屆理事長的任期(2011-2013)內,得到理監事會與三個委員會的大力協助,順利地完成兩個年度的年會與各種會務工作。包括頒發王崧興獎學金,石璋如獎學金, 以及出版《人類學視界》第8-14期。在此向余舜德、林淑蓉兩位教授領導的年會籌備委員會, 蔣斌、林志興兩位教授領導的會務發展委員會,劉紹華、林文玲兩位教授領導的出版研究委員會,以及秘書羅富寬先生,至上最深的謝意。


兩次年會其中2013年的年會,更是首次移地到台北之外的新竹交通大學客家學院舉行。 有了客家學院全體師生的協助,以及年會委員會的群策群力之下,克服各種技術性與庶務性的困難,取得來自各大學學生更熱誠的參與,讓學會理監事們肯定了未來到各大學去舉辦年會是應該走的方向。


2013年10月第二十七屆理監事改選,在各位理監事承讓之下,本人續任第二十七屆理事長。由於上述三個委員會的幾位教授長期協助會務,感覺到應該有新血以及新人接棒,以分享學會理念以及讓會務擴大參與率,紛紛卸下委員會工作。在前任理事長黃樹民院士的引薦之下,由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來協助學會進行新的年度工作。民族學系張中復主任帶領張文思助教,何德隆助教隨即成立秘書處,從2013年11月開始,密集拜訪上一任的三個委員會成員,深入理解學會會務的進行步驟與工作項目。目前為止,在秘書處同仁努力之下,2014 年年會已經開始徵稿並接受線上報名,《人類學視界》也出版第15期,王崧興獎學金申請案件也進入審查階段。此乃因學會在前幾任成員的努力之下,工作內容逐漸制度化,讓本屆秘書處得以順利接手承辦。可以想見未來隨著學會的組織與制度更為成熟,學會可以更為茁壯。也期待各大學人類學相關科系的眾多師生們,能夠更多地參與會務,更多地給學會批評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