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處報告
張中復 |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系主任
一、2014年學會年會內容介紹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4年年會將於10月3、4日在政治大學舉行,並在中研院民族所的協助下,與世界人類學會聯合會(WCAA)合辦年會。本次年會主題為 「人類(學)處境」,希望能以不同的學科領域與觀察視野,來反思人類學今後的走向及其所面對的各種挑戰。這次年會共有26個主題論文組、30篇單篇論文發表,以及學運反思與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等兩類圓桌論談。 本次年會的主題演講,邀請美國伊利諾大學人類學系Virginia Dominguez教授,講題為: Approaching 'America': is there an Anthropology of Pro-Americanism and an Anthropology of Anti-Americanism?此外,10月4日中午為學會本年度會員大會,會中將對一年來的會務工作與科技部人類學門的修正案等進行報告, 敬請各位會員踴躍參與。
二、科技部人類學門更名與子學門調整說明
科技部於103年4月18日召開會議,決議對現有人類學門名稱及發展方向以「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學門方向規劃推動,並請黃樹民所長與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進行溝通討論。6月6日在中研院民族所召開人類學門未來發展諮詢會議,會議由本屆人類學門召
集人胡台麗教授召集、主持,並請中研院民族所黃樹民所長、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張珣理事長等協同主持,與會者包括學會團體會員單位主管與代表、以及學會理、監事等多人與會,就擬更名的「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學門,進行意見諮詢與彙整。會議決議:
1. 原則上依據科技部現有規劃,人類學學門名稱與發展方向考量擴增為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2. 在現有人類學學門的基礎下,持續拓展族群研究的多樣性領域與議題,並鼓勵、爭取相關學科的研究案多集中申請本學門, 以增加本學門的研究總量與影響力。
3. 配合學門新的名稱與發展方向,除102年新增加的客家研究、原住民研究等兩個子學門外,未來可考慮將博物館學、生態環境研究、消費文化研究等領域列入子學門範疇, 以擴大人類學各種不同研究的面向。
4. 本決議內容將提交今年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會員大會報告。
7月6日科技部再召集會議,確定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子學門內容如下:文化人類學、 體質人類學、語言人類學、考古學、人類區域研究、信仰與儀式研究、原住民研究、客家研究、族群研究、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研究、文化研究。(實際代碼仍以科技部公佈內容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