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2022 年會 議程表
行動版會議手冊 (陸續更新中)
PDF檔點此下載 (9/23 最終版)
議程簡表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22年會議程.第一天.9月24日(六) 2022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Taiwan Society for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Day 1.Saturday, September 24 |
||||||
08:20-08:45 |
報到 Registration|西灣學院電梯入口 |
|||||
08:45-10:15 |
1-A-1 |
1-B-1 |
1-C-1 |
1-D-1 |
1-E-1 |
|
【論壇】國之東南,島嶼/海洋 |
【論壇】Walking and/as Critical Pedagogy |
被忽略的植物與飲食 |
交織中的病痛經驗,好「難」? |
新創產業的經濟社群 |
|
|
10:15-10:30 |
午前茶 Tea Time |
|||||
10:30-12:00 |
【開幕論壇】人類學好南?:南方論述與想像的批判|西灣廣場 & 西灣吧 |
|||||
12:00-13:30 |
午餐時間 Lunch 【會員大會】 |
|||||
13:30-15:00 |
1-A-2 |
1-B-2 |
1-C-2 |
1-D-2 |
1-E-2 |
1-F-2 |
【論壇】南方如何人類學? |
幽微場域、波動聲景: |
官僚人類學: |
醫療、照護與健康 |
災難、文化與權力:莫拉克風災後原住民族之政治經濟與部落發展 |
連結:多元主體異音共鳴 |
|
15:00-15:15 |
休息時間Break |
|||||
15:15-16:45 |
1-A-3 |
1-B-3 |
1-C-3 |
1-D-3 |
1-E-3 |
1-F-3 |
【論壇】南島好南?:再思「南島」的可能 |
在電腦前面做田野: |
地方創生的歷史性、地方性與公共性:地方工作者的學術實踐與反思 |
少數群體之中的個體與團體對於自身刻板印象之反抗 |
在地生態 |
【新課題交流 1-1】 遊戲的社群,社群的遊戲:從網路關係到政治經濟連結 【新課題交流 1-2】 在時間終結之前:邁向生死流變的民族誌思考 |
|
16:45-17:00 |
午後茶 Tea Time |
|||||
17:00-18:30 |
1-A-4 |
1-B-4 |
1-C-4 |
1-D-4 |
1-E-4 |
1-F-4 |
【論壇】2022 人類學年會胡台麗老師紀念論壇 |
娛樂、展演與情動世界構造(affective worldmaking) |
醫學教育與人類學—人類學對於醫學教育、訓練與研究的介入 |
臺灣穆斯林社群(Muslim Community)的跨界生命 |
真實性之建構與浮現 |
地景變遷: |
|
18:30-20:00 |
晚宴Dinner |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22年會議程.第二天.9月25日(日) |
||||||
08:20-08:45 |
報到 Registration|西灣學院電梯入口 |
|||||
8:45-10:15 |
2-A-1 |
2-B-1 |
2-C-1 |
2-D-1 |
2-E-1 |
2-F-1 |
多物種正義(ㄧ): |
當代高雄那瑪夏區與桃源區原住民族的傳統知識及其應用 |
共作與翻轉: |
臺灣原住民族身心障礙跨領域研究 |
依海之人: |
邊界的游移 |
|
10:15-10:30 |
午前茶 Tea Time |
|||||
10:30-12:00 |
2-A-2 |
2-B-2 |
2-C-2 |
2-D-2 |
2-E-2 |
|
多物種正義(二): |
以展覽回應「什麼是南島?」: |
台灣南島巫師與儀式展演的「南方特質」:紀念胡台麗特聘研究員 |
南方的身分習題: |
縫隙中透出光: |
|
|
12:00-13:30 |
午餐時間 【新書發表】 |
|||||
13:30-15:00 |
2-A-3 |
2-B-3 |
2-C-3 |
2-D-3 |
2-E-3 |
2-F-3 |
移動中的原住民族知識: |
人類學存有論轉向(ontological turn)的多種政治可能 |
【論壇】文字、文本與花樣:從物質文化的角度來看少數民族社會中人與物的跨界生活 |
原住民族與國家: |
當代原住民族部落照顧的實踐 |
【新課題交流 Open Space 2】 |
|
15:00-15:15 |
休息時間Break |
|||||
15:15-16:45 |
2-A-4 |
2-B-4 |
2-C-4 |
2-D-4 |
2-E-4 |
2-F-4 |
技術誌:關於技術現實的人類學書寫與探索 |
【論壇】原住民專班--大學校園裡的異托邦 |
國家法、官僚體制與原住民族知識體系 |
人與非人聚合下的多重敘事 |
幾個宗教文字學的分析方案 |
歷史、記憶與博物館 |
|
16:45-17:00 |
午後茶 Tea Time |
|||||
17:00-18:30 |
2-A-5 |
2-B-5 |
2-C-5 |
2-D-5 |
2-E-5 |
2-F-5 |
原住民的歷史創傷與轉型正義 |
【論壇】中文世界的人類學知識生產與公共人類學圓桌學 |
跨界人生:「物」、人與意識形態的跨越邊界移動、流動與互動 |
不一樣的在地農、漁、工業 |
當代臺灣原住民性的主體建構、語言與文化實踐 |
「南國」樂音展演的不/主流實踐、挪用與協商 |
|
18:30- |
散會 |
詳細議程表
2022年9月24日(六)|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08:45-10:15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
1-A-1 |
【論壇】 國之東南,島嶼/海洋 |
林嘉男*◎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 |
林嘉男 |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
|
蔡政良 |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南島文化研究博士班副教授 |
||||
王毓正 |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
||||
李侑儒 |
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候選人 |
||||
1-B-1 |
【論壇】 Walking and/as Critical Pedagogy |
顧彩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鄭肇祺◎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副教授 |
顧彩璇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
|
林益仁 |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
||||
Dana E Powell |
美國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
蔡晏霖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
||||
葉秀燕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
||||
Sean Michael Ferguson |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社會工程學系副教授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C-1 |
被忽略的植物與飲食 |
張育銓*◎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 |
李秋雲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碩士 張瑋琦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
蘭嶼達悟族的米食接觸歷程 |
黃舒楣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
高淑蘭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
鄒族傳統植物在儀式上的應用 |
||||
張育銓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 |
荖葉之南,檳榔之西:荖葉好南與好難 |
||||
1-D-1 |
交織中的病痛經驗,好「難」?治療者和女性的音聲 |
劉子愷*◎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
張復舜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精神科醫師 |
兩種心靈的具身性:具有精神疾病經驗的精神科醫師的現象學探究 |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王心運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人文與教育學科副教授 |
蔡宜庭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家庭諮商與輔導碩士班研究生 |
成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女性的身體經驗探究:以女性主義現象學取徑 |
||||
林佳妤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傾聽身體的眾聲喧嘩:臺灣紅斑性狼瘡年輕女性的複數身體 |
||||
1-E-1 |
新創產業的經濟社群 |
年會籌備小組* 萬毓澤◎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凃峻清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行動中的合作經濟:台大合作社的經濟社群實踐 |
萬毓澤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宋世祥 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
蔡馨儀 文化內容策進院研究專員 |
從做小吃到做品牌:臺灣餐飲業者創新實踐的民族誌觀察 |
||||
宋世祥 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
虛不如實?從MZone與創客閣樓初探高雄創客運動發展背後的空間因素 |
2022年9月24(六)|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10:30-12:0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開幕 |
人類學好南?: |
年會籌備小組* 郭佩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王宏仁 |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院長 |
林開世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
趙恩潔 |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
褚縈瑩 |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
|||
謝力登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
|||
劉文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
2022年9月24日(六)|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13:30-15:0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
1-A-2 |
【論壇】 |
容邵武*◎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莊雅仲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
|
劉正元 |
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 |
||||
劉堉珊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
||||
洪馨蘭 |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研究所副教授 |
||||
容邵武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B-2 |
幽微場域、波動聲景: |
林浩立*◎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
林浩立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稚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
從文化翻譯到技藝:台灣大學嘻研社二十年 |
簡妙如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學系教授 |
王啟仲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助理教授 |
重探台灣搖滾樂場景中「樂手世界」的建制化:樂器行、校園社團、熱音賽與職業慣例(1980~1990年末) |
||||
林果葶 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
從音樂創作培訓營探討原住民流行音樂當代化的意涵 |
||||
官元瑜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
南島音樂交流與跨聲景交織:台灣原住民流行音樂中的「夏威夷音樂」 |
||||
1-C-2 |
官僚人類學: |
何撒娜*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洪廣冀◎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
洪廣冀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
戰後初期的林業官僚與環境爭議 |
王鈞瑜 美國史丹佛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
何俊頤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研究學者 |
精準分層:戰後臺灣水文地質調查的技術官僚與資料政治 |
||||
楊豐銘 馬來西亞泰萊大學飲食研究暨美食學學院高級講師 |
疫情中的群聚文化:大馬「行動管制令」下的軟與硬 |
||||
何撒娜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製作國族料理:韓食世界化中的官僚體制與民眾共識 |
||||
1-D-2 |
醫療、照護與健康 |
年會籌備小組* 李宛儒◎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張韶韻 美國杜蘭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陳翰堂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
代言健康不平等:移民工團體與醫事人員如何共同建構與介入東南亞移民工健康 |
李宛儒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吳易澄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助理教授、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 |
賴婉琪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老年文化流動 (Elderscape):看台灣城市老人的自處 |
||||
馬浪吉拉雅山 法鼓文理學院、印度普那大學佛教學系碩士生 |
置身當代醫療現場:反思印度智慧傳統(Indian Wisdom Traditions)的療癒 |
||||
1-E-2 |
災難、文化與權力: |
林慧年*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原住民專班副教授 邱毓斌◎ 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
羅永清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
永久屋社區產業的生成:禮納里及逐鹿社區的例子 |
黃舒楣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
李馨慈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原住民專班副教授 鄭百騰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原住民專班研究助理 |
論永久屋居住的空間不正義與部落發展的韌性──以來義部落為例 |
||||
林慧年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原住民專班副教授 台邦.撒沙勒 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教授 |
為誰韌性?莫拉克風災後災難殖民主義於原住民部落的體現 |
||||
1-F-2 |
連結:多元主體異音共鳴 |
蕭鄉唯*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譚昌國◎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 |
陳怡萱 國立政治大學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專案助理教授 |
遊走在來回之間:南迴金崙地區排灣族部落的發展想像 |
譚昌國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 |
潘顯羊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
打造「傳家寶」?原住民族地方館策展的關係、網絡與意義──以屏東縣政府《傳家寶》斜坡民族文物徵集計畫談起 |
||||
蕭鄉唯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有「曆」可循?──「排灣」農事實踐的多元認知 |
||||
張懿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
舞向南方:蒂摩爾古薪舞集的《去排灣》 |
2022年9月24日(六)|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15:15-16:45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
|
1-A-3 |
【論壇】 |
郭佩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浩立*◎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
邱斯嘉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
|
|
吳明仁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
|
||||
官大偉 |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 |
|
||||
林浩立 |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
|
||||
郭佩宜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
1-B-3 |
在電腦前面做田野: 人類學家與報導人的線上/線下互動 |
鄭肇祺*◎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副教授 |
李梅君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
後人類民族誌:編織與照護數位田野 |
蕭季樺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
|
謝竹雯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人類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張正衡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遙遠的觀測:國境閉鎖中的地方創生基礎設施研究 |
|
||||
賴奕諭 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人類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線上做組織的可能?菲律賓社運青年的數位實作與其游移之身 |
|
||||
Eric Siu-kei Cheng (鄭肇祺)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副教授 |
Doing Ethnographic Fieldwork on Hong Kong Agriculture, Online Yet: Maintaining Guanxi in front of Anthropologist’s Computer Desk |
|
||||
1-C-3 |
地方創生的歷史性、地方性與公共性:地方工作者的學術實踐與反思 |
蔡政良*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南島文化研究博士班副教授 黃國超◎ 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
邱星崴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班研究生 |
地方性作為一種尺度:地方的觀看、操演與修復 |
黃國超 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
|
蔡政良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南島文化研究博士班副教授 |
「都蘭國」的誕生與「文化」的陷阱:地方創生政策如何作為部落自治的機會與威脅 |
|
||||
黃盈豪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
從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從部落共同照顧的地方實踐反思公共性 |
|
||||
黃宣衛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
產地認證與地方社會發展-池上米®個案探討 |
|
||||
1-D-3 |
少數群體之中的個體與團體對於自身刻板印象之反抗 |
林裕能*◎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
張元駿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
少數中的少數,談非主流男同志在同志運動中的邊緣化 |
方怡潔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王啟仲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助理教授 |
|
林裕能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
遠山無語-台灣山岳獨攀者的邊緣化 |
|
||||
劉雅彥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
世俗法律與宗教框架外的比丘尼:被刻板印象化為女性主義的比丘尼復興運動 |
|
||||
陳于揚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生 |
臺灣青年男同性戀者族群於網路社群(Twitter)交際中的行為模式初探研究 |
|
||||
吳明鴻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
社會受苦的人類學田野與底層兒少的照顧 |
|
||||
1-E-3 |
在地生態 |
年會籌備小組* 羅素玫◎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陸澐杉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台灣雲豹幽靈的死亡和生存:排灣人與滅絕貓科動物互動的民族誌 |
羅素玫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謝一誼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訪問研究員 |
|
尤慧美 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與語言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 |
一個偏鄉的復活與重生—以台南龍崎牛埔里為例 |
|
||||
王蓓芸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以義務性互利共生探索合作的路徑 |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
場次摘要節錄 |
|||
1-F-3 |
【新課題交流 1-1】 遊戲的社群,社群的遊戲:從網路關係到政治經濟連結 |
李宜澤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研究員 |
當代的線上遊戲,從電腦連線到手機遊戲的多樣變動,產生了不同的線上社群與實體社群互動的情境;也因此出現可能在遊戲當中跨越政治經濟範疇,延伸實體人際網絡之外的線上關係。透過線上遊戲的使用者在不同政治經濟背景的自我詮釋。 邀請有興趣對當代線上遊戲進行人類學討論與分析,並且參與民族誌觀察的人參加。 |
|
||
【新課題交流 1-2】 在時間終結之前:邁向生死流變的民族誌思考 |
鄭瑋寧 feat. 陳文德、黃淑莉 |
這個「前論文」場次希望邀請大家針對「從死亡的過程回望生命」的民族誌現象,進行思考激盪。目的是希望讓創造一個蘊生知識流動的空間,讓研究者分享自己在累積新知識的過程中,反覆地探索、開剖那些被包覆在既有民族誌現象的未知層次,進而在未來能以新穎的視角與實驗手法,翻掀出尚未被既有知識充分思考的無盡內折。 誠摯邀請對生命與死亡這組課題感到興趣的朋友,一同前來分享、討論。 |
|
2022年9月24日(六)|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17:00-18:3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
1-A-4 |
【論壇】 |
年會籌備小組* 何撒娜◎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蔡政良 |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南島文化研究博士班副教授 |
|
楊政賢 |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
||||
劉璧榛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
傅可恩(Kerim Friedman)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
||||
司黛蕊(Teri Silvio )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1-B-4 |
娛樂、展演與情動世界構造(affective worldmaking) |
李橋河*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 呂欣怡◎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李橋河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 |
脫下美醜,上演可愛:看見可愛的婆姐藝陣 |
施永德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開世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劉文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
林泉吟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當我們樂在一起:一個雷鬼音樂與當代斐濟族群關係的研究 |
||||
曾筠涵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眾聲交集的Podcast:聲音媒介的親密感與聽覺文化 |
||||
羅盤針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 |
跨入異界,共享時空:臺灣偽娘的性別越界 |
||||
曾秀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
老年女同志的南北遷移、性別扮演與陰陽越界──以黃惠偵紀錄片《日常對話》、《我和我的T媽媽》為例 |
||||
1-C-4 |
醫學教育與人類學—人類學對於醫學教育、訓練與研究的介入 |
李舒中* 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 張燕娣◎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人文教育中心副主任 |
吳芝儒 長庚大學醫學系學生 |
醫學生自我民族誌探究——越南新住民子女疾病/生死觀 |
吳易澄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助理教授、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 |
李宜軒 臺大醫院不分科住院醫師 |
在濾鏡之下回望——醫學生臨床田野研究經驗 |
||||
張燕娣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人文教育中心副主任、助理教授 |
醫學院裡的人類學家可以教什麼?——探討人類學技巧對醫學教育的貢獻 |
||||
劉旭鈞 長庚大學醫學系醫學生 |
「解剖學作為通過儀式」的複調?一則醫學生的實驗室田野研究經驗 |
||||
李舒中 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林口長庚腎臟科(合聘)助理教授 |
醫學人文教育現場的民族誌觀察與分析 – 慣習、制度與文化 |
||||
1-D-4 |
臺灣穆斯林社群(Muslim Community)的跨界生命 |
陳乃華*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張中復◎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
陳乃華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
朝覲路上的跨越與共融:以桃園龍岡清真寺周邊穆斯林群體為中心 |
張中復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
陳韋辰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漂泊與定錨:東港清真寺與民間信仰的並存共生 |
||||
苑默文 伊斯蘭文化工作者、專職譯者 |
臺灣穆斯林新住民的移民動機和生活方式流變現象觀察 |
||||
楊宗恩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伊斯蘭知識傳承在台的變革與挑戰—以北台灣學齡前兒童班為例 |
||||
1-E-4 |
真實性之建構與浮現 |
蕭季樺*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鍾鎮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教授 |
萬宗綸 國立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博士後研究員 |
「我是正港的台灣人」:聽損者、異國口音與(非)真實身份 |
鍾鎮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教授 |
林淑敏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
“I can naturally infantilize myself in front of the elders!” Co-constructing relational identities through sajiao in dementia care |
||||
陳建源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
理解「難吃」:媒介化下的味覺經驗與其挑戰 |
||||
蕭季樺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
再訪真實性:網路名人推銷商品影片之名人化策略與觀眾互動 |
||||
1-F-4 |
地景變遷: 馬來西亞的社群空間與儀式 |
莊仁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
顏聖錝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 |
族裔替換下的國家空間:馬來西亞行政首都「布城」 |
林開忠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
王麗蘭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
共榮抑或競爭?馬來西亞四間華人博物館的策展敘事與地方意義 |
||||
莊仁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
地方政治與經濟元素對華人文化的影響與塑造:以新山柔佛古廟遊神為例 |
2022年9月25日(日)|Sunday, September 25, 2022|08:45-10:15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A-1 |
多物種正義(ㄧ): 摩擦物種邊界與位階 |
蔡晏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
謝一誼 國立陽明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訪問研究員 |
畜魂碑與豬肉屠宰的殖民都市本體論 |
邱花妹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Jeffrey Nicolaisen(倪杰)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蔡晏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
王驥懋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 |
捍衛全球豬肉生產網絡:畜殖政治與物種聯結 |
||||
蔡晏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
共生的艱難:「外來入侵」的多物種政治 |
||||
羅素玫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胡哲明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盧建銘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系兼任講師 |
潮境共生? 一個關於阿美族藻類採集的多物種民族植物誌 |
||||
2-B-1 |
當代高雄那瑪夏區與桃源區原住民族的傳統知識及其應用 |
林曜同*◎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
劉正元 國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 |
從民族植物學角度解析卡那卡那富族傳統植物知識 |
劉正元 國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林曜同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
林曜同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
高雄市拉阿魯哇族傳統智慧專用權創作保護:以傳統服飾為例 |
||||
王美青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手工藝與設計: 融合傳統象徵圖紋的當代那瑪夏布農族創藝家嬰兒背帶 |
||||
2-C-1 |
共作與翻轉: 博物館公共議題的參與及實踐 |
范文鶯*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郭佩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林筑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兼任助理 郭庭耘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兼任助理 |
共作人類學實踐與反思:以2022年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馬太鞍文物返鄉共作展為例 |
貝若桑‧甦給那笛米 魯凱樹企業社 -1的n次方工作室部落文史工作者 王舒俐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
范文鶯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編審 |
「榮耀的禮冠」:阿美族馬太鞍部落領袖大禮冠盤帽的文化記憶 |
||||
羅文君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研究助理 |
「不要太執著」:探索1950至1960年代中研院民族所「文物採集」 的日常 |
||||
林庭安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約聘助理 |
來自生命經驗的連結:民族學文物與當代觀眾互動的新性 |
||||
2-D-1 |
臺灣原住民族身心障礙跨領域研究 |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鄭揚宜◎ 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張恒豪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障礙與族群的交織性:臺灣原住民身心障礙者的障礙困境與身分認同 |
鄭揚宜 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劉子愷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
周怡君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CRPD的社區服務可及性在台灣宜蘭泰雅族部落初探 |
||||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
原住民族神話中身心障礙的意涵 |
||||
2-E-1 |
依海之人: 海洋與人的關係再現與實踐 |
王碩誠*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林嘉男◎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
呂惠嵐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
海邊的泰雅族:從飛魚的進入看當代東岳部落的文化實踐 |
林嘉男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
陳憶馨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
人、海、魚的關係:夏威夷傳統飲食—poke |
||||
王碩誠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
愛與清涼的即刻救援:馬蘭部落海祭中的mipawsa |
||||
2-F-1 |
邊界的游移 |
年會籌備小組* 呂心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邱昱寧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社會文化碩士班研究生 |
臺灣「滇緬料理」的創發與再現 |
呂心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戚常卉 國立金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徐雨村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助理教授 |
梁德珊 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東南亞學系博士生 |
從龍岡清真寺看華人穆斯林的遷徙與在台灣社會的信仰衝突 |
||||
洪立穎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學生 |
Branding #Quemoy: An evaluation of Pseudo-Traveling-Abroad strategy on marketing tourism |
||||
歐思諾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
恨國離與剋戰鬼:試論旗津蔣公廟的多重功能與眷村日常生活實踐 |
2022年9月25日(日)|Sunday, September 25, 2022|10:30-12:0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A-2 |
多物種正義(二): 多於人的社群依存 |
蔡晏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羅素玫◎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林益仁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Pagung Tomi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
泰雅小米:生態它者與家園互依 |
趙恩潔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謝一誼 國立陽明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訪問研究員 |
李仲軒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助理教授 |
由氣候法庭邁向新氣候體制? |
||||
Jeffrey Nicolaisen 倪杰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Adaptive Interdependence in the Galluscene: Rethinking the Anthropocene |
||||
2-B-2 |
以展覽回應「什麼是南島?」: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島常設展廳更新的觀點與策略 |
方鈞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長 王長華◎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 |
方鈞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長 |
展演「南島」的實驗:以史前館南島常設展廳建置為例 |
王嵩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客座教授 |
黃郁倫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遺址發展組助理研究員 |
從排他到包容的「我們」:一間國家博物館的南島展覽主體定位 |
||||
林芳誠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
文物徵集作為一個溝通與認同的建構過程 |
||||
張至善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
島是船.海是路:談史前館南島廳常設展中的海洋元素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C-2 |
台灣南島巫師與儀式展演的「南方特質」:紀念胡台麗特聘研究員 |
劉璧榛*◎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包惠玲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
pasengangivu:排灣族台東土坂部落喪葬後的召魂巫儀 |
王梅霞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簡文敏 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與行銷系副教授 |
劉璧榛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性別、靈觀、附身與靈力來源:台灣原住民族巫師的「南島特質」 |
||||
李宜澤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研究員 |
為何不上路?當代阿美族巫師(Sikawasay)之社會決策與現代性探討 |
||||
滿田彌生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助理教授 |
社會變遷中的女巫師:當代邵族成巫的例子 |
||||
王右瑾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祖靈聽得懂中文嗎?跨族新興巫師的多語實踐與泛原民性的新建構 |
||||
2-D-2 |
南方的身分習題: 邊境、認同與跨界生命 |
歐子綺*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林傳凱◎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林傳凱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由「思鄉」到「叛國」--金、馬「戰地政務」下對於離散軍人的「鄉愁治理」 |
邱筱喬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系訪問學人 吳易叡 國立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副教授 |
馬映卿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緬甸華僑二代的認同操演 |
||||
金其琪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在流離與混沌中創造:移台香港人的線上虛擬連結與關係重建 |
||||
歐子綺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
「給她們成家的希望」:東南亞移工母親援助計畫與台灣群體認同的邊界 |
||||
卓浩右 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他們是老闆,在我們的工廠內工作」--初探邊境工廠墨裔經理的身份認同 |
||||
2-E-2 |
縫隙中透出光: 反思與回應現代化歷程的民族誌研究 |
林靖修*◎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副教授 |
李宥成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
東岸的蝴蝶:台東大學棒球隊之運動儀式初探 |
楊濬瑄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南島文化研究博士班研究生 童元昭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賴曉勻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宜灣教會土地爭議探討 |
||||
郭孔寧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
Muskun kilim imita tu...(一起尋找我們的...):武陵青少年生涯共伴圈在多元情境下的建構與延續 |
||||
童元昭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一個部落信仰生活與文化復振的協奏 |
||||
阿發瓦特‧阿汶薄薄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原住民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 |
台灣原住民族政治身份認同的形塑:文化、情感與日常生活 |
2022年9月25日(日)|Sunday, September 25, 2022|12:0-13:30
場次 |
專書與作者 |
論文集與代表人 |
新書 發表 |
劉紹華 《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 》 賴婉琪 《Maid to Queer》 謝世忠 《參與者的學術接觸》 黃宣衛 《成為池上》、《秀姑巒溪流域的族群、產業與地方社會》 黃樹民 《借土養命》、《林村的故事》 簡美玲 《貴州東部村寨物語》 |
鄭肇祺 《醬文化: 記憶、技藝與身體》 劉璧榛 《宗教環境學與臺灣大眾信仰變遷新視野(第一卷)》 |
2022年9月25日(日)|Sunday, September 25, 2022|13:30-15:0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A-3 |
移動中的原住民族知識: |
張瀠之*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 鄭玠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
鄭玠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
拉庫拉庫溪流域的人群、移動與地景 |
發表人互評 |
林靖修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副教授 |
腳的重量:探討高山協作與山徑走路做為體現布農族山林智慧與追求原住民族主權的可能性 |
||||
張瀠之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
台東海端的人山關係:國家治理、登山、與布農行走的邏輯與路徑 |
||||
林文玲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從田野到識/視野:走路作為方法及其認識論意涵 |
||||
2-B-3 |
人類學存有論轉向(ontological turn)的多種政治可能 |
蕭冠祐*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生 容邵武◎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蕭冠祐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重讀原住民生態知識:由處境知識與環境形式出發 |
莊雅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呂欣怡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彭菡萏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Philippe Descola的存有論實驗與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的存有論政治 |
||||
陳溱儀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
「複數世界」的交會:夏曼.藍波安連結達悟神話的文學創造與政治潛力 |
||||
黃郁茜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
多義的土地:雅浦島本地政治中的轉譯問題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
2-C-3 |
【論壇】 |
王廷宇*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何翠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何兆華 |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教授 |
|
黃淑莉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
陳玫妏 |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
||||
張慧娜 |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助理教授 |
||||
王廷宇 |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D-3 |
原住民族與國家: |
Suliljaw Lusausatj 葉一飛*◎ 澳洲國立大學亞洲與太平洋學院博士候選人 |
Suliljaw Lusausatj 葉一飛 澳洲國立大學亞洲與太平洋學院博士候選人 |
Paiwan within Oceania: An Indigenous Diplomatic Pathway through Contemporary Paiwan Vecik and Oceanic Tatau |
莎韻.斗夙 Sayun Tosu 原住民族委員會專員綜合規劃處專員 呂佩怡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碩士全英文學位學程副教授 Jess Marinaccio 吐瓦魯法務傳播外交部技術顧問 |
Biung Ismahasan 彼勇.依斯瑪哈單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住民文化產業與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族專班專案助理教授 |
Indigenous Curating as a Mechanism for Cultural Diplomacy: The Observation of An Artists’ Collaborator at ‘The Sámi Pavilion’ in the 59th La Biennale di Venezia |
||||
Sra Manpo Ciwidian 夏威夷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不只是文化外交:談南島外交的去殖民意義 |
||||
Cheng-Cheng Li 李政政 夏威夷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Taiwan in Oceania: Building Relations through Education in Palau |
||||
Brian Scanlon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Geopolitics of Islands and Infrastructure: Submarine Fiber Optic Networks and Diplomacy in the Pacific |
||||
2-E-3 |
當代原住民族部落照顧的實踐 |
Umin・Itei (日宏煜)*◎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
楊政賢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
從等待飛魚到等待觀光客 — 當代蘭嶼觀光發展與文化照顧的協商 |
Kui Kasirisir (許俊才)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
Lenglengman Rovaniyaw(張希文)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
傳染與隔離的建構與解構: 達悟族年長寡婦社交隔離與社交連結的變遷經驗初探 |
||||
黃盈豪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
部落文健站的照顧與創生:一個生產性老化觀點的分析 |
||||
Umin・Itei (日宏煜)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
自己的族人自己顧:臺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聯盟協會的倡議路徑與策略分析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 |
場次摘要節錄 |
||
2-F-3 |
【新課題交流 Open Space 2】 青年跨域學習小組 |
馬浪吉拉雅山 法鼓文理學院、印度普那大學佛教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難得一年一度的人類學聚會,希望有機會串聯跨校的研究生共組學習團隊,分享及反思田野經驗及研究取徑,特別是對批判/後現代人類學領域(建制民族誌、語言人類學、心理人類學、跨文化分析等)有興趣(或正在投入)的青年學子,延續人類學範式的多元性。 |
2022年9月25日(日)|Sunday, September 25, 2022|15:15-16:45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A-4 |
技術誌:關於技術現實的人類學書寫與探索 |
呂欣怡*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莊雅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
莊雅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
從Intel Inside到台積難波萬:竹科多重世界與IC進化史 |
許瀞文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
張正衡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技術作為文化:日本軌道基礎設施與日常生活的共構 |
||||
吳明仁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
石油的「隱」「現」:以中油展示館為例 |
||||
呂欣怡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朝向具體化的綠能設施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
2-B-4 |
【論壇】 |
邱韻芳* 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劉正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語言與文化學士原住民專班副教授 |
劉正元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語言與文化學士原住民專班副教授 |
|
巴清雄 |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兼社會學系原住民碩士專班主任 |
||||
陳怡萱 |
國立政治大學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專案助理教授 |
||||
李馨慈 |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學士原住民專班、文化事業發展碩士原住民專班副教授 |
||||
邱韻芳 |
國立暨南大學原住民文化產業與社會工作原住民專班副教授 |
||||
胡哲豪 |
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原住民專班講師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C-4 |
國家法、官僚體制與原住民族知識體系 |
林承慶*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郭佩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林承慶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法律多元主義下的原住民族習慣法:以排灣族長嗣繼承為例 |
官大偉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容邵武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日宏煜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
遊思夷 國立政治大學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研究生 |
初探行政契約在原住民族資源共同管理制度之研究—以臺大梅峰農場土地爭議事件為例 |
||||
程莉茜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
從知識連結理論看文化健康站計畫負責人影響力 |
||||
施永德(DJ Hatfield)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
當歌舞不是文化財產:Malikoda的解殖民聽覺 |
||||
2-D-4 |
人與非人聚合下的多重敘事 |
李建霖*◎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Yan ZENG 曾妍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Entangled Humans and Plants: Maintaining a Gaang Zyu Hap Jat Lifestyle in Hong Kong |
蔡晏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副教授 |
李建霖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當代大鳥部落的菸草文化實踐:自然、身體感與寡欲精神 |
||||
陳冠彰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
cmʉfeʉ to ceoa :從土壤中發芽 — 曾文溪畔的土「界」群像 |
||||
2-E-4 |
幾個宗教文字學的分析方案 |
黃馨慧*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黃淑莉◎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
姚珏 中國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研究員 |
文字與經典:對雲南西雙版納現存傣族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語文獻特殊價值暨研究方法的幾點認識 |
簡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
高雅寧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
文字與道公:壯族《禮謝花王科》的解讀、分析與比較 |
||||
黃淑莉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
文字與教會:阿卯基督教原生性的符號學闡釋 |
||||
黃馨慧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文字與道場:藏文教室裡的佛教禮儀 |
||||
2-F-4 |
歷史、記憶與博物館 |
年會籌備小組* 徐雨村◎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助理教授 |
何雅筠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原住民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 |
火神祭的誕生:撒奇萊雅族的儀式展演與爭議 |
方鈞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組長 李威宜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
王譯賢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碩士研究生 |
「阮兜的厝邊—新生營」:國家人權博物館和綠島人集體記憶的互動與影響 |
||||
林頌恩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
從南和青少年文化成長班看青少年的部落參與及文化學習 |
||||
張安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專案助理 |
當數位感官遇上在地人的歷史:以臺史博牡丹社事件VR製作為例 |
||||
張凱清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研究生 |
檜木菸樓的燃即逝:從修復到創作、嘉義客家再次遷徙 |
2022年9月25日(日)|Sunday, September 25, 2022|17:00-18:30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A-5 |
原住民的歷史創傷與轉型正義 |
吳易澄*◎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
Ciwang Teyra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
文化實踐療癒歷史創傷—以太魯閣族人經驗為例 |
彭仁郁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Wumas Nang-afulan 長老教會中布中會信義教會牧師 |
柯哲瑜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博士生 |
實踐的Gaya:文化照顧與歷史創傷 |
||||
吳易澄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解殖生命政治?表觀遺傳學解釋原住民歷史創傷的矛盾 |
||||
何浩慈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
集體性與個體性之流轉:臺灣原住民研究「情感轉向」可能性探尋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與談人 |
職稱 |
|
2-B-5 |
【論壇】 |
曾毓坤* 美國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歐子綺◎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
呂欣怡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
傅可恩(Kerim Friedman)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
||||
高雅寧 |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副教授 |
||||
安孟竹 |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博士 |
||||
曾毓坤 |
美國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
||||
小結 |
結繩志成員與編輯 |
||||
場次 |
主題 |
籌組人*、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2-C-5 |
跨界人生:「物」、人與意識形態的跨越邊界移動、流動與互動 |
王廷宇*◎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
普若琳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
銀如人生:施洞苗族的銀飾、人觀與交換 |
何兆華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教授 魏捷茲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副教授 |
史修華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
建立邊界與跨界的「物」:1970至80年代中華文物箱的海外宣傳與展示脈絡 |
||||
魏子欣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
北部的「北方想像」:一個基隆人的南漂民族誌 |
||||
游倩如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
「讓美術課走出教室」國中視覺藝術教師 運用博物館資源之研究 |
||||
藍麗霞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
從「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之展覽民族誌來重新思考臺灣美術史的論述邊界與其跨界脈絡 |
||||
2-D-5 |
不一樣的在地農、漁、工業 |
年會籌備小組* 鄭肇祺◎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
李威宜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
煉金之地:朝向一種材料生態學的地方想像 |
鄭肇祺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
郭育伶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研究生 |
蚵豐漁鄉:嘉義縣東石鄉蚵業產銷、海洋與蚵仔生物性 |
||||
林淑惠 國立成功大學通識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簡義明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郭楊正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
從螯合、根圈到共生——光合菌農業共學行動的多物種意涵 |
||||
吳映青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
舊瓶與新酒:以臺灣東北鯖鰺漁業為例討論資源管理制度中的區漁會 |
||||
2-E-5 |
當代臺灣原住民性的主體建構、語言與文化實踐 |
盧浚澤*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田菀菲◎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王浩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達悟族在觀光產業的變遷與挑戰-以當代返鄉青年為例 |
蔡政良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南島文化研究博士班副教授 |
盧浚澤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臺灣原住民返鄉青年的主體性建構與當代文化實踐:以臺東縣長濱鄉為例 |
||||
田菀菲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當代原住民族語言與文化的公共性:阿美族都蘭部落健康照護中的族語實踐 |
||||
林美艷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
原住民族社會組織、農業生產與部落發展—以阿美族Olalip(屋拉力)部落文旦產業為例 |
||||
2-F-5 |
「南國」樂音展演的不/主流實踐、挪用與協商 |
黃佩玲*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鮑沛蘭*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助理 廖聖捷*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 羅愛湄◎ 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
廖聖捷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 |
華夷之辯:以馬來西亞華樂文化反思「現代國樂」 |
羅愛湄 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
鮑沛蘭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助理 |
當印尼傳統音樂遇見御宅:談甘美朗在日本動畫的挪用與台灣宅圈的接受 |
||||
黃佩玲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
跨國資本與在地合作的巴基斯坦「蘇非融合流行音樂」:信德省鄉鎮視角的內在他者協商 |
||||
黃稟皓 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班學生 |
Didgeridoo Taiwan:迪吉里杜的「身體文化」及「從原生地到臺灣的音樂詮釋與轉折」 |